你的位置:杏悦2注册 > 新闻资讯 > 新春走基层 | 东海穿戴甲:指尖文化织就“出海新锦”
新闻资讯
新春走基层 | 东海穿戴甲:指尖文化织就“出海新锦”
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1:24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2025年新春前夕,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穿戴甲产业迎来“开门红”。跨境电商产业园内,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打包一批青花瓷纹样的穿戴甲,这些融合掐丝、珐琅等非遗技艺的“指尖艺术品”,即将发往欧美市场。数据显示,今年1月以来,全县日均出口量超6000件,较平日增长超200%,其中七成订单为新春主题款式,“中国风”穿戴甲成为全球消费者的“指尖年货”。

非遗技艺“绣”新春:指尖上的文化复兴

在东海县颐高路“穿戴甲一条街”,非遗与时尚的碰撞随处可见。江苏图婳美甲有限公司的设计室内,设计师团队正完善“龙腾祥云”穿戴甲的最后一道工序。甲面上,剪纸艺术的镂空龙纹与景泰蓝工艺的珐琅金边交相辉映,单副售价达70美元的这款产品,订单已排至春节后。市场反馈显示,龙年主题款中,金色龙纹的华贵感深受美国消费者青睐,而青花瓷的素雅韵味则更符合欧洲客户审美。每副甲片需经20余道工序,非遗技艺的融入让产品从“流水线商品”升级为“限量版艺术品”。

文化赋能的案例比比皆是: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衣袂、三星堆青铜器的神秘纹样、明清瓷器的青花笔触,均被浓缩于方寸甲片之上。一款复刻《清明上河图》场景的穿戴甲售价高达万元,仍被海外藏家争相收藏。行业分析指出,普通穿戴甲售价仅1-5美元,但融入非遗元素后价格可翻百倍,文化附加值远超传统生产模式。

基层匠人“织”锦绣:指尖经济托起乡村振兴

在某个美甲超级工厂内,一位30岁的农村女性正熟练地为甲片镶钻。通过县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培训,她从“零基础”成长为月入8000元的熟练工。灵活的工作时间让5万余名从业者——其中九成为30-50岁的农村女性——得以兼顾家庭与事业,用指尖技艺编织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。

产业勃兴背后涌动着基层创新的活力。返乡创业者将家乡水晶产业与传统文化结合,打造出高端穿戴甲品牌;跨境电商团队则通过海外分销网络,让“中国风”穿戴甲走进俄罗斯、中东市场。行业数据显示,2024年东海穿戴甲出口量达8000万副,北美市场占比超40%,带动全县年销售额突破80亿元。从代工低价产品到掌握文化设计定价权,产业升级路径清晰可见。

跨界联名“拓”新局:文化IP激活产业生态

文化“破圈”为东海穿戴甲注入持久生命力。2024年,当地企业与故宫、三星堆等文博机构联名推出的“国宝”系列,让大熊猫、青铜器纹样穿戴甲成为文旅衍生品“新宠”;与热门IP《黑神话:悟空》合作的手绘款,上线当日即售罄。多地文旅部门主动对接,计划将穿戴甲纳入景区文创体系,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融合路径不断拓宽。

产业生态的完善更添底气。依托全国70%的穿戴甲产能,东海建成从设计、生产到跨境电商的完整链条,日产量达40万副。政府推动的“穿戴甲+汉服”“穿戴甲+婚纱”等跨界计划,以及高校联合开设的非遗工艺课程,正培育出一批兼具技艺与创意的“新匠人”。

新春展望:让世界看见“指尖中国”

东海县定下2025年发展目标:年底前累计招引配件、耗材、包装等产业配套生产企业20家以上,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家以上、限上批发零售企业30家以上;实现年产能突破3亿副,产业销售额突破150亿元,其中零售份额占比突破30%,外贸订单占比突破20%,打造全球穿戴甲产业高地。未来,虚拟试甲、AI定制等新技术将与传统工艺结合,非遗课程将走进更多乡村课堂。方寸甲片之上,青花瓷的缠枝纹、飞天的飘逸衣袂,正勾勒出文化出海的新蓝图——每一道纹路都是中国故事的微缩画卷,每一次指尖的绽放都在向世界传递东方美学的当代生命力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孙锐

校对 王菲



Powered by 杏悦2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